按:屏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董顺芬长期以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以对社区工作的执着和坚守赢得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其“社区六不工作法”,经指挥中心上报市局警令部后,被《警察·故事》采刊,现全文转发。
社区民警和她的“社区六不工作法”
——记屏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董顺芬
董顺芬,屏山派出所社区民警。从警20年一直扎根基层,而社区更像是她的家,从云龙派出所的山山水水,到屏山派出所的一街一巷,辖区内的每个场所、每户孤寡老人家中、每个出租房内都留下了她瘦弱的身影。作为社区的“管家”,虽然已年过40,但辖区内的群众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董”,仿似在老百姓心里,这个性格倔强、做事雷厉风行的女警一直是她们身边最亲的人。20年来,她摸索出了“社区六不工作法”,抓安全防范、调家长里短,被群众赞誉为“和谐使者”。
不抛弃不放弃——
因为这一弃,社区不安定因子就会增加一分
帮扶社区“问题人员”,预防、化解社区不安定因素是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0年冬天,多年不下雪的禄劝迎来了一场小雪,虽然降雪量很小,但还是让禄劝人民欢呼雀跃,纷纷外出踏雪。为了提醒警区群众安全外出,这一天,小董一早就出门开展巡查工作。来到南一新村龙溪苑小区附近时,小董发现河对面的垃圾地里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个矮小孱弱的男人和4个3至6岁的孩子,正围坐在垃圾地上往一口冒气大锅里不断翻着食物往口中送。拾荒者?流浪汉?拐卖儿童?抑或是……
带着这些疑问,小董踉踉跄跄地翻过一堆堆垃圾走向他们。经过一番询问,原来这个男人名叫解安民,是邻县武定木果店村的村民,由于家境贫寒,妻子早已离开了他和孩子。为了生活,解安民带着4个孩子来到禄劝,在这个垃圾地找到了临时安居之所。看着这个惊慌失措的男人和不知忧虑正在垃圾地上用各种垃圾“打仗”的4个孩子,小董一阵揪心。随后的几天,小董的身影在派出所所长办公室、民政局等地频繁出现。在她的努力下,派出所为解安民募捐了1000余元现金,而解安民也终于找到了临时居住场所,孩子们也能够在像家的地方健康生长。
时间一晃就是4年。如今的解安民无论大事小事都爱找小董,照他的话说:“只有小董不嫌弃我们,一辈子感谢她!”
小董却说:“虽然救助工作不是警察的主业,但像解安民这样的人群,如果多被社会放弃一个,社区不安定因子就会多增加一分。”
不畏难不畏烦——
因为这一畏,矛盾纠纷的“隐雷”要么埋藏,要么可能就此爆炸
随着近几年来禄劝县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也随之增多。怎样做好群众工作,小董没少动脑筋。
2014年2月14日,正在检查宾馆旅社的小董突然接到辖区忠爱医院的电话,一患者家属纠集70余人正在医院大厅吵闹。小董一方面立即向派出所请求支援,另一方面致电忠爱医院值班室了解情况,并带着协警人员赶到现场。原来,一个1岁4个月的小男孩于2月13日因患唇腭裂到忠爱医院做手术后一直昏迷,后于13日晚死亡。2月14日一早,死者家属70余人聚集到忠爱医院讨说法。
小董到达现场的时候场面有些混乱,但并未失控。派出所的支援力量还没到,如果仅靠自己和协警开展工作可能会有危险,但时间不等人,若不及时控制,极有可能引发打砸等行为,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升级。想到这里,小董稳了稳情绪,立即找到患者家属开展工作,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外加法律宣传后,家属方最终同意派出5名代表,配合院方、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进行协商解决。在小董的参与调解下,经过一整天多个轮次的谈判,医患双方最终于当日晚上21时30分达成了调解协议。
小董说:“纠纷调解如同‘排雷’,是件累活儿,只有不畏难、不畏烦,才能最终排除隐患。”
不推诿不拖延——
因为这一拖,警察的威信就没了、群众的心就冷了
“你是警察,这事你管不管?你不管,我投诉你!”今年1月,小董接到一位大妈打来的“投诉电话”。
“大妈,您消消气,到底什么事?您放心,是职责范围内的我一定管!”小董先是莫名其妙,接着心平气和地劝解。原来,大妈的邻居这几日每晚都在打麻将,整晚“哗啦哗啦”吵得大妈根本无法睡觉。了解具体情况后,小董立即出警。第一轮出警,对方仅将门打开了一个小缝,不屑地用“你有病啊,管那么多干嘛?”将小董拒之门外。但警觉的小董还是从微小的门缝中发现了屋内麻将桌一角堆放着很多百元现金。小董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派出所进行了汇报,在所长李春义的统一部署下,屏山所一举打掉了这一赌博窝点,抓获涉赌违法人员8人,也为辖区扫赌专项行动打响了第一战。
小董说:“老百姓找到我、甚至责问我,说明心里还是信任我、信任警察的,我只有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化解家庭、邻里纠纷、为群众送上便民服务就是己任,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偶尔还有群众的不理解、抱怨和责难,但看到辖区群众的一张张笑脸,看到他们都平平安安的,心里就是暖的,就是值得的。”小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