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化甘露 激情荡青春
一、个人简介
张祥胜,男,现年31岁,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9月年参加公安工作,在撒营盘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有6年之久。张祥胜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民警,一直坚信社区民警一定要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守护人。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自2010年担任撒营盘派出所治安民警以来,他虚心向同志们请教、耐心与辖区群众沟通、真心为辖区居民服务,立足本职、扎根基层,深入辖区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辖区发案大幅下降,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大幅提升。
二、他是“活地图”
工作中,张祥胜同志经常深入到社区走门串户,通过“拉家常”、“聊天”等形式把了解掌握的情况熟记在心。特别是将地形地貌熟记在心、建筑布局熟记在心、人员结构熟记在心、重点要害部位熟记在心、重点人员中铤而走险的“尖子货”熟记在心。并利用下村走访的契机将派出所的工作、任务、职责、重要警情、治安防范重点介绍给社区群众,加强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他常常跟其他民警交流经验:怎么样才能辖区的地形人员结构这些熟记于心呢,那就是在结束一天工作后,晚上躺在床上将上述情况,像看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一遍,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出现警情便能发挥作用。同时,多到重点单位、案件高发地段、治安复杂地段、有治安隐患的居(村)民区、公共复杂场所等要勤走动;对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员、闲散青少年、群众发生矛盾必访、居民留言求助要勤访问。通过勤走勤访,使群众知警率和辖区熟悉率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组做到“见人知名、提名知情”,真正成为辖区的 “活地图”。
三、他是“百事通”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张祥胜同志一直从事社区工作,他对社区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从不羡慕别人破了多少大案,抓获了多少犯罪嫌疑人,因为他知道,只有扎根基层、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安机关面临的问题。
他每天做着最平凡的小事;对辖区18个村委会48760人了如指掌,细到那个村委会分别有几户人、大概姓什么等都十分清楚;他实现了见警率、熟悉率、满意率、信任率等4个100%,无异于奇迹;他融入社区每家每户,与群众亲如一家。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让群众平安快乐,是我的责任。我也喜欢这么做。”而群众说,“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社区民警,只在村委会听过他的名字。他来了后,我们才知道,这就是社区民警,是派出所派来保护我们,为我们解决困难的
四、他是“心上人”
工作中,他坚持群众的事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2016年1月15日,在走访中,他了解到撒营盘派出所辖区德嘎村委会有一家三口(一位母亲及其长子、长女)均无户口20年之久,这么多年来,这三名百姓都是过着无户口被人嘲笑是“黑人黑户”的艰苦生活,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走访调查了解到此三名百姓家境十分贫困,母亲患有耳疾、眼睛左眼残疾,父亲长期信教后导致对家人冷漠无情,对家中事物不管不顾。其两个孩子在出生后就一直和母亲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且因家庭极度困难导致这两个孩子现年已经是20岁的成年人还均是文盲文化,不识字。由于没有户口又无文化,导致这两个孩子长期处于在省城打零工又被辞退的状态,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祥胜将此事放在心上,集中精力为这三名百姓补录户口。在中队领导、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多方奔波,积极取证明、报材料,历经三、四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补录了此三名百姓的户口。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脸,张祥胜觉得自己辛苦的奔波和付出是值得的。事后老百姓的嘴里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们有了这样全心全意为民着想的好民警,警民关系怎能不和谐!怎么不融洽!
五、他是“开心果”
以上的所说的仅仅是张祥胜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篇章,在将近6年的从警生涯中,他一如既往地扎在三基工作中。六年如一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很普通的,很平凡的,但正是有像张祥胜这样平凡的同志,用青春书写着无愧,用热血泼洒着奉献,用激情燃烧着警营,我们的公安事业才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因而,辖区百姓都将他当做“开心果”,亲切地叫他为“小祥”!他也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是小祥、永远开心的小祥!”
警民鱼水情,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中,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