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存在思想不成熟、心智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是基层司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使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后顺利回归社会,禄劝县团街司法所积极探索“五好”模式,防止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使矫正工作落到实处,教育矫正取得实效。
一是缓解“好”心理压力。针对其逆反心理大、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干警定期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微信、QQ、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交流谈心,同时联系县检察院监所科,共同对其开展渐进性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是开展“好”走访监督。司法所定期组织派出所民警、社区矫正工作者、网格员、村委会干部等到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家中与其监护人、本人进行走访,全面了解其思想动态、家庭情况,针对发现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对症下药。
三是落实“好”帮扶措施。协调联动相关部门为有学技术意向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到学校与老师、家长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创造良好学习条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确保学到一技之长。
四是利用“好”家庭教育。与其监护人等加强联系,直接到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家中开展教育活动。督促监护人履行义务,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加强家庭教育感化,密切关注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对不良行为及时报告、及时提醒、及时教育。
五是执行“好”管理举措。根据每一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自身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严格要求其每周五电话汇报个人情况,每月按时上交思想汇报,每月按时对其进行教育矫正,提高其遵规守纪意识。
(团街镇供稿)